揭示自然,造福人类——物理学的应用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农业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引发了一次次的产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技术的进步又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手段,并引发人们对物理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反过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
创立于17世纪的牛顿力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技术,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18 19世纪,工程上对蒸汽机等热机的改进需求,又迫使人们对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引发了热力学的巨大进步(图0-3)。
19〜20世纪初,电磁学的发展,直接导致发电机和无线电通信的诞生,使电能被广泛利用。电走进了千家万户,世界被电灯点亮,电话和电报把各地的人们连接起来,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人们掌握了微观世界的规律,这更为有力地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对原子核的认识,使人们掌握了核能,建造了核电站并发展了治疗肿瘤的放疗等技术;对固体中电子运动的研究,引发了半导体工业的诞生,导致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容量电子存储技术的发明,从而使人们可以制造高性能电子计算机(图0-4);
对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的深入研究,引发了原子钟、激光和光纤通信等技术的诞生。原子钟是卫星定位系统的核心,激光被广泛用于工业、通信、医疗和国防,而遍布全球的光纤网是互联网的物理载体,它把全世界连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物理学发展带来的果实,今天世界的整个面貌,都和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密不可分。
20世纪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研究。利用现代工业手段,人们制造了巨大的望远镜和粒子加速器(图0-5)等设备,

从而把研究的目光投向更深邃的宇宙和更微小的粒子;利用大型计算机,人们可以完成更为复杂和准确的计算并处理海量的实验数据;在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19世纪下半叶,以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为主要内容的经典物理学,几乎能解释当时已知的所有物理现象。因此,当20世纪第一个春天来临之际,英国物理学家、被授予“开尔文勋爵”的J. J. 汤姆孙在“新春献词”的演说中,踌躇满志地宣告:“科学大厦已经基本建成……后辈物理学家只需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话音刚落,他的预言就被一个接一个的重大发现所打破。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物理学捷报频传,重大发现此伏彼起,从来没有停止过。


那么,21世纪还会有重要的发现吗?著名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德布罗意在《物理学的未来》一文中说:
“我们的知识越是发展,自然就越是以其多种表现证明它拥有无尽的财富,甚至在很先进的科学领域,如物理学,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已经‘耗尽’了自然财富,或者认为我们已经接近完整地掌握了自然界的全部财富。”
事实正是这样的,当前,还有许多困扰物理学的难题。
例如,目前的物质结构理论认为“夸克”构成了质子、中子等强子,但是,夸克为什么不能单独存在?如何将描述微观世界运动的量子力学和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能否像用麦克斯韦理论统一描述电和磁一样,用某一理论统一描述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弱力、强力、电磁力和引力)?这些问题都有待人们去探索。此外,技术发展的需求,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制造可以方便使用的超导材料?如何开发更为清洁的能源?如何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的性能?这些问题都与物理学直接相关。
物理学如同一座大厦,已经被建设得很壮观了,但尚未完工,也许永远也不会完工,更壮观的还在后面,还在等待着我们去建设和探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综观世界科技史,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产生于科学家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年轻的同学们,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沿着前辈的足迹,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好高中物理,你就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然,多数同学今后未必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但是,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高中物理积累的科学知识,学到的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讲求逻辑的理性科学精神,都将会使你终身受益。